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9日 星期六

    菜鸟:记住几个原则,你就不会成为咬“钩”鱼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9日 06版)

        所谓菜鸟用户,大体上是指那些接触网银和互联网较少,基本上对所有的操作提示信息都会点击“确定”的用户。这些用户最容易成为“钓鱼网站”的“鱼”。

        利用“钓鱼网站”进行的盗窃,目前已成为最为常见的网银安全最大的问题。但反过来讲,由于不涉及到高深的技术细节,反钓鱼也就变得很简单——大多时候只需要用户瞟一眼即可。中国银联高级市场经理魏丽宏指出,菜鸟们如果记住以下3条原则,就不必担心成为咬饵的“鱼”:

        1、无论是银行还是购物网站,都一定不会使用普通的手机号码向用户发送信息,也不会要求用户向任何工作人员透露账户、密码等信息。因此,如果手机收到如13xxxxxxxxx或者15xxxxxxxxx之类号码发来的关于网银、折扣促销等的信息,基本上就可以肯定是“钓鱼网站”。

        2、网银用户对自己常用的网银网址一定要记好,上网操作网银前看一眼浏览器的地址,分辨清楚目前的真实网址。这需要的是用户的细心,www.icbc.com.cn与www.icbc-com.cn,仅仅是一个点的区别,却代表着完全不同的网站。有的“钓鱼网站”非常擅长利用这些细节,令用户防不胜防。

        3、注意核对网银预留信息。许多银行推出了预留信息的验证系统来帮助用户识别“钓鱼网站”。例如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第一次使用时用户可以为自己随意预留一句话,下一次需要使用网银时便会在突出位置显示这句话。“钓鱼网站”则很难获取这一信息。因此用户操作网银时发现不能给出“口令”时,一定要警醒起来,马上停止操作。有的网银没有提供预留信息验证,但是其提供的上次登录地址、登录时间,甚至账户余额等都可成为验证的线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