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9日 星期六

    泰安发展思想力与创新力双翼互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9日 01版)

        本报泰安2月18日电(记者邢兆远 通讯员韩西德)春节刚过,过去很不起眼的“宝来利来公司”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进出的车辆川流不息,技术人员纷纷下基地传播技术;承担着5项国家“863”计划的研发中心的专家们,正在加班加点攀向新的高峰。“小不点”如何形成“大气候”?谈及此,市委书记杨鲁豫说,以思想解放培育创新之魂,以创新实践推动思想解放,让这两个“翅膀”在互动中飞翔。

        “跟着别人的尾巴走,只能吃‘残渣剩羹’;敢闯敢冒,才能创造一流”,这一“流行语”激荡着千百万泰安人的心扉。一轮轮的思想解放创新成果,激发泰安人冲破了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思想藩篱,视野开阔起来,“胆量”大起来,构筑起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科技孵化城、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托起的泰山方特欢乐世界,以30多个世界最尖端的高新技术打造的娱乐项目,令人眼界大开;缔造的“汽车军团”,有48个创新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催生出46家高新技术企业,从“跟着别人走”跨上“领着跑”的快速轨道。

        突破思维定势,以“无中生有”、“以小变大”来聚集优势资源。泰安频频向“草根人才”播撒甘霖,实施“民间科技发明创造引导计划”,激励名不见经传的张鑫研制出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磁悬浮潜水电泵,扶持技术工人李晶创造出50个国家专利,鼓励村办“海子沼气研究所”承担起3项国家科研课题……500多名民间发明人捧出了692个国家专利,演绎出“土秀才”干大事的传奇。同时,构筑起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泰山科技城、院士工作站等载体,吸引国内110家科研院所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势科技资源地流向泰安,以此建起“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年间,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503项,孵化出260家科技企业,培育起华鲁锻压、科诺型钢、泰邦生物等一大批国际领先的优势品牌。

        克服“狭隘意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力。泰安构筑起政府、社会、个人参与的“科技创新”格局,建起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三大创新平台。广大干部、企业家乃至工人、农民,都在争做自主创新的实践者。构筑起辐射千家万户的科技创新网,230名科技特派员常年活跃在产业基地,发挥传帮带作用。5年间,培训农民21.5万多人次,培养起乡土技术人才9225人。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承担了国家级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催生出951个技术合作组织,上百个科技示范村,打造起蔬菜水果、桑蚕、药材等各具特色的优势品牌,构筑起气势磅礴的产业群。一大批“小而特”的创新型企业迅速长成参天大树:带出亿元种子产业的“神七种业”、创造“生物奇迹”的宝来利来、拉动千万农民致富的“亚细亚”……无不从小到大,显露出科技创新的强势。泰安市因此获得“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等一个个金光闪闪的品牌,迸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