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2月4日电(记者 赵秋丽、李慧 通讯员 陈春生、王会)大年初二,和煦的阳光把山东省临清市登瀛广场“装扮”得格外温暖,500多名游客将广场中央的喷泉围得水泄不通。
“对面的鳌头矶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此处原为元代运河与明代运河交汇处的一座石坝,其状如鳌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迎着“运河胡同游”的旗帜,“胡同游”组织者刘英顺手持喊话筒向围观的游客讲解着。
今年48岁的刘英顺,是土生土长的临清人,世代居住在临清公馆街胡同,自幼喜欢胡同文化。2008年元旦,刘英顺通过网络发帖,组织网友逛临清,义务讲解临清老胡同。此后胡同游每年大年初二、“五一”、“十一”定期举行。
胡同游的开展调动了当地市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为节庆增加了更多文化气息。从上海回乡过年的于小会女士第一次参加胡同游活动,她边走边说:“这次活动让初二过得特别带劲,除了在家休闲娱乐,逛胡同让我更深刻地接触到了家乡的运河文化,以后回到上海介绍起自己的家乡也更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