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05日 星期六

    上海

    豫园春意闹 老少喜迎年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05日   02 版)
    上海城隍庙庙会,随处可见各式灯笼,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本报记者 颜维琦摄

        本报上海2月4日电(记者 颜维琦)立春之日,明媚的春光洒满申城。尽管时下过年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逛逛城隍庙,品品小笼包”依然是很多老上海人的习惯,不少新上海人和外国游客也慕名而来。

        顺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记者来到城隍庙一条街。只见到处张灯结彩,满眼各式灯笼,大年初一开幕的新春灯会把整个城隍庙和豫园一带装点得喜气盎然。一只可爱的巨型兔子灯俏皮地立在金色底座上,兔身盖着大大的传统“福”字红绸,预示着万福临门,成了人们争相合影的绝对“主角”。在兔子灯的周围,摆放着神态各异的中国娃娃,有的拉磨,有的捣药,有的摇井绳,有的推煤车,每张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刚过完6岁生日的中加混血儿小詹姆斯和妹妹围着一组组漂亮的兔子灯看了又看。“I Love China,我喜欢过年。”小詹姆斯仰着小脸和记者说起了中英双语,把一旁的“中国妈妈”和“老外爸爸”都逗乐了。

        豫园九曲桥边,今年84岁的芳老太和家人一大早就从嘉定区赶过来。因为腿脚不灵便,她坐在轮椅上,由家人推着走。芳老太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也逛城隍庙,到集市上买点日用杂货,现在儿孙满堂,四个女儿推着自己“白相相”更是知足。“这里变了不少,人更多,更热闹了,而一些小吃食、小玩意还能找得到。”在人群里穿梭了大半天,虽然有点累,芳老太还是兴致不减。

        逛街,赏灯,自然少不了美味小吃。湖边的南翔小笼楼下,等外卖的队伍排成了长龙,二楼的堂食排队也到了楼梯口。记者跟进去也凑了个热闹,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吃到了汤美皮薄、令人垂涎欲滴的小笼包。“不吃小笼,那就不算来过城隍庙啊。”家住闵行区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来城隍庙已经成了他们家过年的“保留节目”之一,“就图个过年的喜气嘛,也是一家人一起感受传统民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