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充分,问题设计科学,提问技巧高超,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争取最大化地提高提问的实效性,推动课堂教学的开展。
有些教师喜欢提问“好的”学生,不喜欢提问“差生”,结果只提问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部分学生;有些教师对“差生”的问题根本不予理会,甚至进行惩罚性提问,给他们难堪。
课堂提问应该鼓励全体或大多数学生参与。有时,需要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留心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留心那些表情困惑的学生。还应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的课堂环境。
例如:笔者在上高中岳麓版必修三《梨园春秋》一课的时候,一个平常上课爱捣蛋,且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起戏曲知识来,口若悬河又不失偏颇,令人刮目相看。于是顺水推舟,让他成为那堂课的“主角”,效果良好。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历史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历史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历史活动经验。这就要求我们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设问,提出的问题要目的明确、难易适中。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回答时可望而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滋生思维惰性。对于一时无法理解问题的学生,要循循善诱、释疑,直至获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单位:北京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