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海1月8日电(记者刘昆 通讯员张林涛)蓝天碧海间的铁山港码头,一艘艘万吨巨轮起航驶往南洋;鳞次栉比的西洋楼群间,中外游人熙攘穿行;绿树掩映下的民生路网工地上,建设者们捋袖挥汗。新年里,记者在刚刚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广西北海采访,感受到的是她在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焕发出来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从两千多年前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岭南海北的流波滚浪,哺育并传承着以“开放”为主调的北海历史文化。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一座座古城女墙,一幢幢欧式骑楼,一条条西洋旧街,无不映现出开放而包容的城市文化底蕴。
2009年5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到北海视察。保存完好的汉代“阜民圩”筑路样式、使馆林立的200多万平方米的“洋人区”、人人熟稔的廉政故事“珠还合浦”等,让汪光焘印象深刻。在他看来,历史原貌、重要文物、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都很完整的北海,应从“城”的角度,去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这正好与北海市提出的“构筑北海文化支撑,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跨越发展”的构想不谋而合。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快速推进、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通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新审视自身的历史文化,从而找准北海在开放中发展的历史文脉,这体现了市委书记王小东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通过深入挖掘城市历史内涵,让人们因知而爱、因爱而行,树起文化北海、开放北海的城市品牌,塑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形成友善文明、积极进取的内聚动力。
2010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北海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认为“北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正是在这样一种城市文化的浸润下,北海这座年轻而又古老的城市,“精、气、神”得以提振,生发出一种“把事干成”的气魄。
2009年,正当国际金融危机暗流激涌时,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却仍创造出当年动工、当年竣工、当年招商、当年投产、当年开园的“北海速度”。而对中电北海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索耀宗来说,让他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北海包容万象的“胸怀”和与人为善的“实诚”。正因如此,在北京生活了20余年的他,来北海仅有两年,就不止一次地告诉别人:“我是北海人”。
在北海采访时,记者感受最深的是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中石化20万吨聚丙烯项目和临港产业项目如期推进,日本三洋、台湾宝光、香港德昌等一艘艘“电子产业航母”纷至沓来,一个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集聚基地、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正在向世人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