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09日 星期日

    “三下乡”见闻

    一路欢歌一路情

    ——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遵义行侧记

    《 光明日报 》( 2011年01月09日   04 版)

        1月7日至8日,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的艺术家们来到贵州省遵义市,为老区人民带去了诚挚的祝福和艺术的享受。

        欢腾的夜

        7日晚,经历了3小时的飞行,从北京出发的70多位中国文联慰问团的艺术家踏上了从贵阳开往成都的T8898次列车,赶赴遵义。

        冬天的夜来得早,夜幕伴着车轮的轰鸣已将车厢包裹得严严实实,喧闹的车厢里渐渐安静下来,忙碌许久的列车员也可以喘口气了。

        20点35分,“为咱们车厢的列车员们演几个节目吧。”不知谁的倡议,得到艺术家们热烈响应。

        中国煤炭文工团的青年歌手周彬一曲歌罢,“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在列车员不断的要求中,空政文工团著名女魔术师沈娟站到了过道中。她亲切诙谐的语言将整个车厢的气氛调动起来,不当班的列车员也闻讯赶来,不大的车厢很快就挤满了人。两块小小的彩色丝巾,在沈娟手里变得十分神奇:明明白白地系在了一起,竟然吹一口气就轻轻松松分开了!“太神了,我眼睛都没眨,还是没看出来。”姑娘们兴奋地笑着说。

        这是一场特殊的演出,观众不过三四十人,但演员演得认真投入,观众看得兴趣盎然。

        一路欢歌一路笑声,22点54分,列车到达遵义车站。“这是我们走车以来最特别的夜晚,永远不会忘记的。”胡海姣、何李、黄立静、黄德润这四位贵阳客运段专运组的姑娘对记者说。

        感恩的心

        8日一早,艺术家们去慰问老红军王道光。老人正在医院治疗。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不能到慰问演出的现场,慰问团特意请了几位演员到病房给他表演。周彬蹲下身:“爷爷,我给您唱首《十送红军》吧。”听到熟悉的曲调,老人情不自禁地合着节奏拍手,嘴里无声地和唱着。

        住在红军街的老红军李光听说慰问团的艺术家们要来,早早地就打开自家院门等候,还特意穿上红军的军服,戴上了一顶红军帽。92岁的老人曾是朱德的警卫员,身经百战。离休后,他依然没有忘记为人民服务,每年都用自己的工资捐助希望小学,目前已捐赠了30万元。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女歌手高文秩一曲《慰问歌》,表达了艺术家们对红军老战士和老区人民深深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中国文联副主席、歌唱家吴雁泽说:“过去的事过去了,但不该忘记。老区人民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不图任何回报,今天我们所作的充其量不过是回报。来到老区,重温那段历史,让我们这些艺术家更知道了如何培育下一代。”

        火热的情

        连日冻雨的遵义阴冷得厉害。然而,今天的遵义会议会址广场却热情四溢。不大的广场安放了2000个小板凳,可仍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连过道也站满了人。

        本次慰问演出主打“红色品牌”,歌曲《七律·长征》、《映山红》、《战士歌唱毛泽东》、《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舞蹈《红星照我去战斗》、诗朗诵《沁园春·雪》,还有相声、杂技、魔术、小品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一曲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每每演到动情之处,观众的情绪也达到高潮,台上台下融成一片。

        群众的热情激励着艺术家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回应着。尽管7日晚上到达驻地已近12点,但艺术家们不顾旅途劳顿,书法家、美术家仍坚持要求进行笔会,为老区人民留下自己的作品;表演艺术家则连夜走台连排,以最好的节目奉献观众。8日上午的演出持续到中午12点。中午1点钟,艺术家们就又集合,奔赴下一个慰问点——董公寺镇。

    本报记者 李 韵

    (本报遵义1月8日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