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0年09月29日 星期三

    师范教育竞争力何在

    王为正 《 光明日报 》( 2010年09月29日   11 版)

        “一所大学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靠的不是规模也不是层次,而是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只有质量高、特色强的学校才能取得持久的办学效益。”师范教育不仅是高师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其核心竞争力。

        赋予教育学科和教育学院优先发展权

        优先发展权是优先权和发展权的叠加,具体做法包括: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中优先考虑教育学科和教育学院的需求;充实和优化教育学科和教育学院的教师队伍,使其始终处于全校的较高水平;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为科研立项、评奖和成果发表等提供特殊支持,确保高师院校的教育研究达到其他高校望尘莫及的高度和水平;学校领导班子中有能够代表教育学科发展水平的成员,体现“教育家办学”理念的同时,也可提升高师院校在教育学术领域的影响力;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增加师范生教育学类的课程;大力支持教育学科和教育学院人员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咨询,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其他与教育相关的社会服务,努力提高影响力和服务水平。

        对师范类基础专业进行内涵式开拓

        由于师范类专业多属基础性学科,受到了当前市场需求的巨大冲击,只有不断进行内涵式开拓,才能保证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以巴黎高师为例,在建筑面积小、学生数少、录取比例低、生均资源配置高及没有国家学历证书授予权等不利条件下,始终是公认的一流大学,其成功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内涵式开拓首先要从“生源质量”着眼,因为这是实现精品师范教育的前提。保障生源质量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将师范类专业作为本科提前批次录取专业和一表专业,严把入学关;二是将“免费师范生”政策进一步在省级高师院校进行推广,吸引大量优秀学生。其次,要打破师范生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相应增加德育、学习论和教育政策与教育法等理论教学,加速其“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特色意识和务实精神是高师院校创新发展中相辅相成的两个重点所在。高师院校以师范专业为基础,通过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可以达到内在联合、学科交叉的目的。

        创建基础教育学区

        一流大学的共有特征是具有高水平的基础学科,并以其为核心形成与高水平应用学科共生的学术环境。如香港科技大学的本科生必修数学,且人文学科学分必须达到总学分的12.5%,以保证综合素质的提升。尽管当前高师院校无法完全借鉴这一做法,但可尝试创建基础教育学区。新生入校后,一年级暂不分学院和专业,由学校统一安排,在一个固定学区内,进行宽口径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师养成教育;升入大二前,学生自愿选择是否申报师范类专业以及具体的专业方向;组织考试,择优录取,对选拔出的优秀师范生实行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如此一来,既可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又可对师范生形成激励。

        增设非师范专业

        科学技术综合性、社会问题整体性和学生发展全面性的趋势,都要求高师院校增设非师范类专业,以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核心竞争力。如哈尔滨范大学,近年来累计增加十余个非师范专业和十余个非师范专业方向,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到现在的近5︰5,并计划最终达到3︰7。其中,传媒学院与美术学院已经联合申报了国家级艺术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该校国家级实验室零的突破。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不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实践证明,面对我国普及义务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优质教师的大量需求,高师院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占领师范教育这个永久的“广大市场”和教育研究这一理论“高地”。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必须以导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为指导。其具体指标可分解为:教育教学:学校创新发展的定位与规划,体现创新意识的教学设计及其经济和社会效益,课内外创新教育途径、方法与模式,学生的学术创新成果,学生就业和创业情况等。课程体系:创新理论课程数量,各类创新性实践课程开展情况,实验项目的综合性、设计性以及实验内容的跨学科性等。学生素质: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还要在观念、品质、情感、态度、个性和创造力等多项素质上达到较高水平。科研立项:有关创新的科研课题和转化为实践成果的数量、档次等。常规管理:人才管理方案的建设、执行和成效,整章建制过程中创新思维的体现等。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对高师院校创新发展的经验进行及时地总结,不足之处进行改正,藉此实现广泛地监督和反馈,从而形成“评价—总结—监督—反馈”的循环过程。

        (作者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