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小小甘薯让全村1000多口人摆脱了贫困,从最初的“果腹之粮”到今天的“兴业之薯”,互利村从40年前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今天的土地入股模式,创立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互利模式”,成为农村股份制改革的典型。
村民王洪岩的脱贫路
今年秋季,互利村村民王洪岩通过为村办企业销售甘薯,一个月的时间里赚了8000多元钱,比起其他村民,这让他颇感“自豪”。今年49岁的王洪岩曾是村里的贫困户,早在2018年9月30日,互利村23户贫困户集体宣布脱贫时,王洪岩就是其中之一。王洪岩和甘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2016年9月,因妻子突发脑出血,让以15亩地和做小生意过活的王洪岩一下陷入了人生低谷,成了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一年多的住院治疗加后续的康复,花费了近20万元,合作医疗给报销了10万元,家底一下被掏空了。
2017年,村里在甘薯种植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内蒙古沃合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引导村民以土地入股,实行公司经营。11月份,王洪岩加入公司,以自家15亩土地入股公司,并且被公司聘为长期工,负责公司里的甘薯基地从种到收直至加工的管理工作,月工资约4000元。2018年,王洪岩以“土地租金+年底分红+务工收入”三项,年“进账”4万多元,让这个困苦不堪的家庭一下脱了贫。王洪岩的收入中,土地租金收入6000元,年底分红收入1500元,公司务工年收入3万多元。
村支书付永久的“村训”
互利,源自20世纪50年代,由大三家子、小三家子和孙家湾三个农业初级社本着互利共赢原则组建一个高级社时的命名。如今,这个村子依然在秉承着这个宗旨。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才算富。”互利村党支部书记、公司法人付永久胸中时刻装着“互利共赢”四个字,那是村训,更是目标。
2012年,付永久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经外出考察,9月份自己投资7万多元建甘薯加工厂,10月投产做手工粉条,当年销售收入10万元,扣除投入成本,纯利润近3万元,这坚定了付永久发展甘薯产业的信心。
“我就想干给群众看!”付永久说。此后,付永久于2013年组织了5个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做示范引导。2015年,26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开始在合作社带动下开展大面积种植。2017年,全村有贫困户23户,全部入股合作社,当年,全村共有220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村里的甘薯产业发展得到了国家扶贫项目的支持,村里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公司,业务规模和经营范围再次扩大,村里越来越多的农民和王洪岩一样,将土地入股公司,当起了“甩手掌柜”。
农民当股东的成就感
55岁村民李茂文和王洪岩一样也是贫困户,看到很多村民把土地都入股了村里的企业很挣钱,他也把13亩地入了股,农忙时,他都会到公司打工,参与插秧、除草、浇水、起收等田间管理工作,一年的务工收入也有1万多元。此外,他凭借漏粉这一技术专长,成为公司里的专业粉匠。10月下旬,李茂文最为忙碌的季节开始了,公司从加工淀粉到粉条入库,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其间,靠漏粉能收入7000多元。“一年下来,收入个两万多元不成问题。”李茂文笑言。
“2017年我投入了20亩地和10万元入股,每年收入加起来9万多元。”村民李景良既是村里的报账员,也是公司的大股东之一。他介绍,村里的甘薯产业通过土地入股、公司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走上正轨,农民和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紧密相连,农民的收入构成基本是“租金+分红+务工”三部分。而村集体每年按占股的8%核算,纳入村集体账户,年收入20余万元,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村民医疗补助和教育补助。
“过去村民分散经营,产量低,收入低,靠甘薯致富谁都不敢想。”付永久说,“如今土地入股、公司经营,我们秉承了在合作发展上,坚持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原则;在经营方式上,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种植专业化、产销一体化;最终达到产业共融、发展共享、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本报记者 高平 本报通讯员 侯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