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的航拍画面里,雪域高原天高云淡,景色壮美,可是藏区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却让当地群众饱受疾病的折磨。
6月13日至24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主办,中国人口宣教中心、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承办,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和泛海公益基金会支持的“2016年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区母婴健康行动”(后简称“光彩行动”)两支医疗服务队的19名资深专家走进西藏,深入曲水县、尼木县、仁布县、丁青县、类乌齐县、索县等6个藏区贫困县健康扶贫,开展爱心义诊、医疗讲座、临床带教、健康宣教等志愿活动,用他们的仁心、仁术为藏区群众解病痛、保健康。
本次活动中,光明网派出了两组全媒体报道团队,全程跟随医疗服务队深入西藏走访报道,并采用航拍、VR全景、实地采访、图文报道等多种形式,记录下这次医疗卫生领域“两学一做”的重要实践。
义诊服务中暖流涌动
“汤医生,今天早上出生的小孩出现窒息,可能有生命危险。”6月17日上午9点,那曲地区索县人民医院医生快步跑到医院一层,向正在该院义诊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汤亚南求助。
汤亚南发现,这名新生儿情况危急,如不能及时抢救,很可能导致伤残或死亡。在紧急情况下,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汤亚南在医院妇产科医生的协助下,设法为新生儿固定了吸氧装置。大约半小时后,这名新生儿逐渐转危为安。
一个小时后,汤亚南又接到消息,刚刚抢救的这名新生儿再次面临危险。“小孩此时面色青紫,心率慢……”由于这次情况更为严重,汤亚南赶紧找来同在义诊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春雨,两人迅速为新生儿输氧,并进行心外按压抢救。经过两人半个多小时的合力抢救,这名新生儿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两天后,感人的紧急抢救又在昌都地区的丁青县义诊点上演。6月19日下午3点,怀孕6个月的四郎次珍因上山挖虫草摔伤流产,被送到了丁青县人民医院紧急就医。当时,忙着义诊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超声主治医师卢珊,立即与医院医生展开合力抢救。从B超检查到清宫手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四郎次珍终于转危为安。
“感谢!好医生!”四郎次珍的丈夫伸出大拇指,用藏语反复致谢。此时,卢珊顾不上休息片刻,又迅速赶回了义诊台。
“为藏区老百姓的健康多做点事”
因受肺结核疾病的折磨,昌都地区类乌齐县40岁的贝拉常年卧床不起,身上多处生出了褥疮。6月22日,“光彩行动”医疗服务队来到贝拉家里,不仅赠送了许多药品,还给出了具体的诊病建议。
自2012年起,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先后开展了“同心·西藏和四省藏区幸福家庭工程”“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区健康促进工程”“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区母婴健康行动”。对于这些活动,北京五洲妇儿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周红一次都没有缺席,这些年来,她共为300余名藏区群众看过诊。“我和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争取为藏区老百姓的健康多做点事。”周红说。
因为志愿服务工作强度大,加上藏区高海拔缺氧,首次参加藏区行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妇产科超声医生薛丽芳出现了身体不适。连续几天里,她一边吸氧,一边在做义诊和临床带教。“每天我都被藏区群众淳朴、真挚的情感包围,有些人为了看诊特意换上了新衣服,有些人赶几百里山路只为能排上队,这些都让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被需要感’。”薛丽芳向记者深情地道出带病坚持的理由。
今年61岁的北京市第六医院妇产科医生朱永慧,是这批医疗服务队中年龄最大的医生。“这里与在城市医院里坐诊的感觉截然不同。”朱永慧感慨道,当藏区的病人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治愈,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价值感便在她心底油然而生。
变“输血”为“造血”的健康扶贫
对日喀则市仁布县康雄乡卫生院院长多吉顿珠来说,6月20日、21日这两天时间非常珍贵,因为在“光彩行动”医疗服务队抵达该县开展志愿活动时,他被安排和北京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医生胡艳“搭档”,这对他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活动结束后,我还特意要了胡老师的手机号和微信号,以后看诊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请教了。”多吉顿珠高兴地说。
毋庸置疑,要实现对藏区健康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当地医疗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提升基层医生的技能水平,对于藏区医疗发展可谓一劳永逸。”在拉萨市尼木县卫生局局长丁永红看来,“光彩行动”医疗服务队到藏区开展医师培训、临床带教等活动,对基层医生的能力、技能的培养意义重大。
为了全面加强母婴健康阵地的建设,此次“光彩行动”还在6个支持项目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了“光彩健康小屋”,将定期通过中国人口宣传教育网开设妇幼健康专家网络直播课程。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如是说。而“光彩行动”则是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手记】
“三镜头”看西藏医疗变化
雪域高原上,涌动着爱的暖流。
在这次为期12天的“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区母婴健康行动”走进西藏活动中,医疗服务队共为3483名藏区群众完成了爱心义诊,其间还为19位病人入户诊疗。
跟随医疗服务队十几天的走访下来,记者时刻感受着近几年西藏医疗发生的巨大变化:
镜头一:6月19日下午,69岁的藏区群众洛桑正在丁青县人民医院打点滴,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生病后住院。“前些年生病都是吃些藏药,现在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对看病住院也逐渐接受了。”洛桑老人笑着告诉记者。
镜头二:在类乌齐县人民医院住院病房内,一排排床位排列整齐,床单、枕套干净整洁。医护人员说,以前医院住院条件很差,病床拥挤,病人家属还需自带牛粪等燃料在医院院子里搭锅做饭;而现在,医院为病人提供了灶台,可以用电气做饭。
镜头三:日喀则市江孜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左侧,一栋新建的体检中心十分醒目。中心内科室设置健全,B超、妇科、眼科(高原)、心肺检查室、骨科等应有尽有。这里每天可为当地群众免费体检,还为体检者设立了“健康档案”,以便及时了解人们的身体状况。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王卓 范子川 董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