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0日 星期五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今天与未来

    作者:王书华 《光明日报》( 2016年05月20日 10版)
    CFP

        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技术创新和运用是产业集群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王书华研究员从地域空间角度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总结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政策思考。

     

    发展现状和空间特征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出集群化与特色化,沿海高技术产业带的发展已明显成型。

     

        首先,高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广东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出现产业集群形式的地区之一。随后,这种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块状经济”“专业镇”等在浙江等沿海越来越多的地区得到快速发展。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各省市产业集群已占到本区域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产业集群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已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其次,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据统计,2000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到2014年达到12.7万亿元,15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收入增长了近12倍,并呈加速发展趋势;同时,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交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19.0%提高到2014年的27.1%,快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再次,突出特色成为各地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显著特征。从全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地域分布来看,每个地区的高技术产业集群都是在某一个或某两个行业表现得非常突出。如吉林在医药制造业领域、辽宁在电子通信和医药制造业领域、广东在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领域等产业特色都非常明显,这些特色突出的产业基地建设已成为各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

     

        我们可以看到,沿海高技术产业带的发展已明显成型。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的高技术产业高度集中地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天津等8个省(市)为主的东部沿海经济带上。从多年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些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的企业数量、产值规模始终占据明显优势并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群成为高技术产业集群成长的主要空间载体。除沿海高技术产业带以外,在内地的四川、陕西等西部城市密集区的高技术产业也占一定比重,并依托城市群“块状”集聚;从空间变动上来看,我国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势头还呈现出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地区逐步“北上”的发展轨迹;在地域范围上,表现出由沿海到内陆、由东部到中西部、由沿海向沿江和沿路等主要经济发展轴或城市群不断扩展的空间态势。

     

    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经验

     

        寻求差异化发展,进行合理布局,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不断完善创新环境。

     

        第一,寻求差异化的发展和定位是各省市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一条重要经验。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它是通过本地特有的、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联合在全国甚至全球流动的生产要素落户本地,从而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同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战略模式和产业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别,需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第二,在产业集群的地域布局上,合理布局是很重要的经验。各地都在区域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群)功能的增强,依托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集群建设,积极建设区域间的现代交通网络,加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降低交易成本,充分利用周边城镇的资源条件,加快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周边城镇互补的区域城市群,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极大地促进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和流动。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地区一般也呈现出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优势和特征,包括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的集聚。如深圳市针对块状集群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和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等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短时间内,大批创新要素注入基地,大批高技术企业在基地集聚,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猛发展的态势。

     

        第四,在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创新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可以在营造集群创新的社会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以产业链和创业链的培育为内在机理,通过集群的形式将行业骨干企业、研发机构、职业培训、中介服务机构、银行、创业风险投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主体在地理空间上高度集中、整合,促进知识和技术的集群外溢,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政策思考

     

        积极培育核心领先企业,营造促进创新的社会生态环境,加强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

     

        坚持集群化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方向应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等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整个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美国大约有380个跨产业部门的企业集群,它们雇用了57%的劳动力,产值总额达到了全国总产值的80%。

     

        我们建议,首先要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领先企业。在高技术产业集群中,新公司的形成过程称为衍生过程。在这一衍生过程中,核心和领先企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们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带动产业的发展,也为产业集群内其他企业的衍生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保证产业集群良性发展。因此,政府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创新资源以及优惠的创新政策,依靠高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孵化和吸引在集群中起主导和核心作用的高技术企业。

     

        其次,营造促进产业集群内部互动式创新的社会生态环境。政府部门应积极培育地方产业创新的配套体系,通过把着重点放在有利于生产者和市场互动的公共机构和交流手段的建设上,来培育集群内骨干企业、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教育培训等机构共生的生态环境,建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的本地公共机构,加强信息咨询服务设施建设等,这些也是营造集群创新环境的重要内容。

     

        再次,应加强和规范市场机制下的社会中介组织建设。现阶段,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仍然是集群创新系统重要的知识来源,要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必须高度重视市场机制下的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为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包括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尤其要积极发挥各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着重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企业诊断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王书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