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5月24日电(记者陆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书法产业高峰论坛”24日在浙江财经大学举行。此次论坛发布了《中国书法产业高峰论坛宣言》,宣言认为发展书法产业,构建书法产业体系,必将成为弘扬书法艺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国文联副主席段成桂,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长青、陈振濂,本报副总编辑刘伟等出席会议。
作为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书法正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日益凸现其在当下中华民族锐意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基于此,中国书法家协会、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书法产业高峰论坛”论文大赛。此次大赛以“传承、发展、创新”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当代中国书法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深入研究书法产业在当今社会的文化价值和时代内涵。本次论坛共收到了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07篇论文,共评选出获奖论文35篇、入选论文50篇,相关论文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编印出版。
赵长青在讲话中指出,此次高峰论坛的举办,吹响了中国书法产业发展的集结号,这是中国书法产业发展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系列化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必将对推进中国书法产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书法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书法产业发展需要研究书法产业的运行模式,要以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理念,用产业集聚和文化创意的运行模式整合书法文化和书法产业资源,做大做强书法产业。要以书法产业研究机构建设壮大书法文化与书法产业研究,为书法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引导。
刘伟表示,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已成为全民族众望所归。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日益扶持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书法事业及其衍生的书法产业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次论坛的参与者们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深厚的学术修养,纵横古今,点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从书法产业的发展历史、书法产业的发展战略、书法市场的建构培育、书法新媒体的传播研究等多维度对我国书法产业进行了极富探索性的研究,同时也提出了诸多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建议。